东阿镇:千年古邑,齐鲁名城,济南西南大门的历史画卷
东阿镇位于济南市平阴县西南部,地处山东省济南、泰安、聊城三市交界处,距济南市区90公里,是济南的西南大门,全镇总面积95平方公里,辖55个行政村,3.85万人。
东阿镇虽小,却是齐鲁名城、千年古镇、独具特色的名镇,读东阿镇犹如打开一部历史长卷,气势磅礴、宏伟壮观。
历史 东亚
浩瀚的黄河沿着东阿镇奔腾而过,流向大海,顺着时间的长河逆流而上,便是东阿镇七千年的悠久历史。
据周河遗址考古发掘,距今7000多年前的北新时期,我们的先民就在郎溪河畔生活繁衍生息。传说神农氏在此尝五谷,故名古邑。夏商周时期属兖州境,至春秋时称古邑。秦以后改称古城。唐天宝七年,古城并入东阿。为躲避水患,东阿县治几经迁移,北宋开宝二年迁至南古镇,太平兴国二年迁至里仁镇,绍圣三年迁至新桥镇。
明洪武八年,移置故城,即今天的东阿镇。1947年11月,东阿镇划归平阴县,东阿县治正式迁至桐城镇,就此结束了东阿镇作为东阿县近600年的历史,旧东阿县划归平阴县建镇,开启了东阿镇发展的新纪元。
文化东亚
东阿镇是一幅历史画卷,有着灿烂的文化遗产。
名人文化。东阿镇历代人才辈出、名人辈出。这里是军圣黄世公、晋宰相侯志、明朝户部尚书石奎、礼部尚书于慎行、左都御史孟以迈、三国曹操谋士程昱等人的故乡。是名将齐国宰相管仲、大夫晏婴、三国文学家曹植等受封地或为官的地方。项羽、张良、张骞、庾信、苏东坡、文天祥、查慎行等都与这片土地结下了不解之缘。
古城文化。东阿古城是黄河下游现存唯一、最完整的古城,东西长740米,南北长720米,占地面积800亩。城内历史遗迹众多,有明永济桥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,孟庄汉墓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,东阿古城、县学文庙棂星门、东城门、乔学士墓、太和钟楼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。此外还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余处。作为文化的载体,历经千百年的风雨,愈发显得珍贵。
山水文化。东阿镇山川秀丽,其中以“三山一水”最为著名。郁郁葱葱、神奇无比的石耳山向阳面寸草不生,背阴面长满百草。“虎穴秋风”为古东阿八景之一。黄石山因黄石公而得名。据《史记·留侯传》记载,张良在下邳遇桥上老翁(黄石公),黄石公传授兵法,并相约十三年后在济北固城山下黄石相会。“桥上教书”的故事广为流传。
三月三庙会已举办了数千年。少岱山是泰山的残山,又称“小泰山”,其中碧霞元君庙最为著名。九泉汇聚的郎溪河贯穿全城,蜿蜒数十里后汇入黄河,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东阿镇人,奠定了东阿镇灿烂的历史文化。
饮食文化。近代以来,“三黑一白”(阿胶、大枣、酸菜、豆腐)驰名中外,东阿烧鸡、东阿烧饼等特色食品驰名中外。
特色东亚
东阿镇资源丰富,因盛产阿胶而成为中国三大名特古镇之一。
东阿镇地处东西关隘、南北要道,自古繁华。据道光《东阿县志》记载,东阿地处南北水道,船只往来,车马声不断,八方商贾云集,为商贸重镇。
东阿镇物产丰富,精品众多,但最让东阿镇人引以为豪的,还是被誉为中药三珍之一的阿胶。南朝医学家陶弘景在《药经注》中给出定义:“出自东阿,故名阿胶。”这里的东阿,就是指东阿镇。李时珍视阿胶为圣药。明代阿胶业发展到鼎盛,出现了“邓氏树德堂”、“涂氏怀德堂”、“俞氏天德堂”等十几家老字号,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制作阿胶。
清朝时期,阿胶因治好了慈禧太后的血病,被清宫后宫指定为宫廷专用品。咸丰皇帝特地赐给邓树德堂三件礼物:一件御制袈裟、一张手书折纸、御笔“福”字。这便是现在“福”字牌阿胶的由来。
1996年,东阿镇被授予“中国阿胶之乡”称号,2004年被命名为“阿胶原产地”;福牌阿胶和传统阿胶煮制技艺分别被授予“中华老字号”和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”称号。目前,东阿镇阿胶生胶产量占整个市场份额的57.1%,是世界上最大的生胶产区。东阿镇盛产阿胶,与景德镇、茅台镇并称为“中国三大特色名镇”。
古老的东阿镇创造了灿烂的历史文化遗产;今天的东阿镇正积聚雄浑的力量,以磅礴的气势书写无愧于历史、无愧于时代的壮丽篇章。